6月5日世界新闻:印度发生踩踏事件,马斯克呼吁抵制特朗普法案
一、印度体育场庆祝活动发生严重踩踏事故
新加坡联合早报6 月 5 日消息,印度班加罗尔一座体育场内,板球比赛庆祝活动突发大规模踩踏事件,造成 11 名球迷死亡、47 人受伤,死者以年轻人为主。据官方披露,该场地最大容量为 3.5 万人,但当天聚集人数达 20 万至 30 万人。
个人短评:
容纳 3.5 万人的场地涌入 20 万至 30 万人,这个数目远超负荷,无疑是对安全规则的严重漠视,大量年轻人丧生,不仅让众多家庭破碎,也暴露出印度在大型活动组织与人群管控方面的巨大漏洞。
二、马斯克借电影片段呼吁抵制特朗普法案
英国《独立报》网站 6 月 5 日报道,企业家马斯克近日引用导演昆汀・塔伦蒂诺的经典影片《杀死比尔》片段,号召美国民众反对总统特朗普推动的 “大而美法案”。据悉,该法案目前正处于美国参议院审议阶段。
个人短评:
展开全文
马斯克多次强调该法案会使美国债务激增,认为其 “庞大、荒唐、夹带私货”,触及到自身商业利益可能是深层原因。
三、特朗普下令审查拜登任期内行政行为
据美国媒体报道,总统特朗普于 4 日签署行政令,要求对前总统拜登任期内的相关行动展开调查,重点聚焦其后期执政时的认知状态争议。此次审查特别关注拜登曾使用 “自动签名笔” 签署文件的情况,该设备此前多次被右翼人士用作质疑其履职能力的依据。
个人短评:
这一举措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,虽然看似是针对拜登本人,实则背后是美国两党之间的持续纷争,此举一方面可借此攻击对手,巩固自身政治地位,另一方面也试图为自己执政理念与政策调整寻找依据。
四、美国恢复多国旅行禁令并升级限制措施
美联社消息称,特朗普政府于 4 日晚间宣布恢复首个任期内的旅行禁令政策,总统签署公告禁止 12 国公民入境,包括阿富汗、缅甸、伊朗等国。同时,美国还将对布隆迪、古巴等 7 国人员实施更严格的入境审查措施。
个人短评:
2017 年特朗普首次任期也曾发布类似禁令,如今再度实施,是 “美国优先” 理念的延续。
五、韩国国会通过法案调查尹锡悦戒严命令
韩国媒体 6 月 5 日报道,韩国国会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“内乱特检法”,旨在彻查总统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的真相。此前,在野党领袖李在明曾公开表示,将通过法律手段确保相关调查 “让尹锡悦无法逃避责任”。
个人短评:
从李在明的个人立场来看,势必要把尹锡悦送进去,这是作为政治“素人”的他打的第一仗,成败关乎其未来在韩国政坛的地位。而从韩国整体来看,这场政治风暴将加剧朝野对立,使政策推进陷入僵局,社会撕裂进一步加深,这是票选政治无法避免的弊端~
评论